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因交通不暢、人員隔離、復工延遲等原因,打亂了畜牧業正常生產和流通秩序,消費大幅下滑,價格波動加大,給行業造成了一定損失。為為做好抗擊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全面了解疫病對畜牧業生產形勢的影響,保障畜產品供給和價格穩定,做到兩手抓,兩手硬,更好服務和引導生產,全國畜牧總站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密切配合農業農村部部畜牧獸醫局部署,重輿情、強分析、廣宣傳,確保特殊時期畜牧生產形勢與統計監測工作有序開展。
重輿情,助推生豬生產恢復工作。持續開展網絡輿情監控工作,通過對全網信息進行監測,梳理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關注的焦點及相關國內外生產形勢信息,調查了解了部分養殖場受損情況,1月31日,撰寫“新型肺炎疫情對畜牧業生產的影響與建議”,并報送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通過新聞媒體、社交媒體、業內人士關注的情況看,熱議焦點集中在為阻斷疫情傳播,村莊嚴控道路,減少人員流動,導致畜牧業生產中飼料供給及農畜產品供應市場鏈條受阻。2月3日,“1月份第4-5周非洲豬瘟與生豬生產輿情監測情況”報送部畜牧獸醫局。
強分析,做好信息采集和形勢研判。克服春節延長放假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地區價格和交易量周報采集的困難,積極組織各省基層統計人員調整數據采集方式,由實地采集改為通過電話或微信采集,啟動了生豬臨時價格采集工作,確保了每周全國500個縣集貿市場價格、240個縣集貿市場交易量數據正常采集、匯總;按時采集生豬、蛋雞、肉雞、奶牛、肉牛、肉羊規模場和村戶生產數據;支持河南、貴州、云南等部分省份利用直聯直報平臺啟動價格日報監測,實現信息共享;及時收集畜產品進出口貿易情況以及其他相關資訊。對信息進行及時分析研判,及時報畜牧獸醫局,為研判形勢提供支持;及時編印了2020年1月畜牧業生產形勢;并按照發改委書面調研的通知要求,報送了新冠肺炎疫情對畜牧也生產的影響以及應對建議材料。
廣宣傳,著力提高信息服務能力。組織畜牧業監測預警專家團隊出版《2019年畜牧業發展形勢及2020年展望報告》,并將重點內容在農民日報、中國畜牧獸醫報、中國畜牧業雜志和全國畜牧總站官網同步刊發。組織出版《生豬養殖與非洲豬瘟生物安全防控技術》,為應對非洲豬瘟,提高養殖場生物安全水平,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