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奶牛群體遺傳改良計劃對提升牛群遺傳水平,改善奶牛健康狀況,提高牛群產奶性能,促進奶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種公牛遺傳品質直接關系奶牛群遺傳改良效果,奶業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種公牛對奶牛群體遺傳改良的貢獻率超過75%。經過多年努力,以奶牛生產性能測定、體型鑒定、品種登記、公牛后裔測定、種牛遺傳評定等為主要內容,建立了中國乳用種公牛遺傳評估體系,為客觀評價乳用種公牛遺傳品質提供了保障。
2020年全國共有19個種公牛站的1715頭種公牛參與乳用種公牛遺傳評估,其中,中國荷斯坦牛1670頭,娟姍牛45頭。驗證種公牛國內女兒的遺傳評估數據,來自2807個奶牛場185.94萬頭母牛的2093.48萬條奶牛產奶性能測定數據和1319個奶牛場27.63萬頭一胎母牛的體型鑒定數據?;蚪M檢測青年種公牛的遺傳評估參考群包括8377頭成母牛和273頭驗證公牛。系譜育種值采用2020年4月加拿大CDN數據庫中公布的國際公牛組織(Interbull)最新育種值估計結果。
較往年不同的是,此次評估對綜合育種指數(CPI、GCPI)的計算進行了優化提升,將原來指數中的產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三個性狀合并為乳脂量和乳蛋白量二個性狀,并對各性狀的權重系數和常數項進行了相應調整,使指數更加科學合理。同時發布的結果中保留了產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三個性狀估計育種值,便于育種者和生產者根據不同的選種目標進行選擇。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
全國畜牧總站
2020年8月7日